刑事拘留常见误区:警察说不用请律师‌,请律师没有用

常见问题

首页 >> 热点关注 >> 常见问题

刑事拘留常见误区:警察说不用请律师‌,请律师没有用

时间:2025-04-03 14:31:11 点击:39

  亲人突然被刑事拘留,家属们心急如焚,四处奔走打听消息。我见过许多家属,在亲人被刑事拘留后,第一时间找到案件的承办警官了解情况,然而,有些警官可能会告诉家属:“不用请律师,请了也没用。”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为了“安慰”家属,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常见的误区,甚至可能让家属错失保护亲人合法权益的最佳时机。关注公众号:上海刑事律师柳向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上海刑事律师,我深知家属在此时的心情。你们可能会想:“警察都这么说了,是不是真的没必要请律师?”或者“请律师真的能帮上忙吗?”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从警方的工作流程看,他们负责侦查案件、搜集证据、缉拿嫌疑人等重任,工作强度大、任务紧。在这过程中,可能是基于案件尚在侦查阶段的保密需要,或许个别警官会觉得律师介入可能“添乱”,打乱侦查节奏。但这并不意味着律师真的无用。相反,律师的及时介入可以帮助家属和当事人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法律程序。

  刑事拘留意味着嫌疑人被限制人身自由,孤立无援。在刑事拘留期间,只有律师能够依法会见被拘留的亲人。通过会见,律师可以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并为其提供法律指导。这对于避免当事人因紧张或无知而做出不利供述至关重要。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律师可以为当事人申请取保候审,争取让其暂时恢复自由。律师可以审查案件的证据材料,站在嫌疑人一方逆向审查,发现其中的问题或漏洞,并向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提出法律意见。在一些涉及多人作案的复杂案件中,厘清主从犯关系至关重要,律师通过细致调查,还原每个嫌疑人在案件中的真实角色,避免罪责错判。

  在审判阶段,律师可以通过专业的辩护,为当事人争取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机会。例如,通过认罪认罚、赔偿被害人等方式,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获得更有利的结果。

  最后,总结一下,很多家属对刑事案件的流程并不熟悉,认为案件已经由公安机关处理,律师介入也无法改变结果。事实上,刑事案件分为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而律师在每个阶段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从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到提出法律意见、申请取保候审,再到法庭辩护,律师的专业介入往往能直接影响案件的结果。警官说“请律师没用”,可能是出于对案件保密的需要,也可能是对律师作用的误解。但作为家属,你们需要明白:律师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守护者,是法律程序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