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等到法院审判时再请律师来得及吗?

常见问题

首页 >> 热点关注 >> 常见问题

刑事案件等到法院审判时再请律师来得及吗?

时间:2025-04-03 14:27:08 点击:35

  在刑事案件中,家属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我等到法院审判时再请律师做辩护,来得及吗”。在这个问题背后,可以看出家属着急无助,且对刑事法律程序不了解。下面我给大家说下这个问题,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和指引。关注公众号:上海刑事律师柳向

  首先,律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法庭上为嫌疑人辩护,很多人可能会这样觉得。其实,律师的工作不止于此。从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比如拘留)开始,律师就可以介入案件。在侦查阶段,律师的作用非常重要。

  侦查阶段:刑事案件的初始阶段,侦查机关会收集证据、讯问嫌疑人。律师在这个阶段去看守所会见嫌疑人,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嫌疑人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律师可以监督侦查机关的行为,防止刑讯逼供等违法情况发生。更重要的是,刑事拘留黄金37天,有两次取保候审机会。

  审查起诉阶段:案件进入检察院后,律师可以查阅案卷材料,了解侦查机关收集的证据,并与检察官沟通,提出对嫌疑人有利的意见。如果证据不足或存在程序违法,律师可以争取不起诉或变更强制措施(比如取保候审)。

  审判阶段:律师在法庭上为嫌疑人辩护,提出无罪、罪轻或从轻处罚的意见。如家家属等到到这个阶段才请律师,很多前期的工作已经错过了。

  刑事案件,请律师的时间越早越好。从嫌疑人被第一次讯问或被刑事拘留开始,律师就可以介入。早一点请律师,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嫌疑人的权利,还能为后续的辩护打下坚实基础。刑事案件往往耗时较长,一般是3-6个月,家属没有及时找律师会见,是很难获取到案件相关信息和进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家属在面对刑事案件,不了解具体案件情况时,可以先找律师会见一次,通过会见了解到具体的案情,结合律师经验,分析判断案件走向,是否严重,是否有必要请律师,以及取保几率多大等等。这样家属心里也有个底,对嫌疑人也能传达到家属的关心。如果你正面临刑事案件的困扰,尽早联系一位专业的刑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