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决定是基于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而不是单纯由关押时间决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3.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审查起诉或者审判的;
5.其他不需要继续羁押的情形。
取保候审需要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并且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和决定。
在具体案件中,关押37天后才批准取保候审,可能涉及以下因素:
1.案件的复杂程度:案件较为复杂,侦查机关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调查取证。
2.犯罪嫌疑人的配合度:嫌疑人在调查过程中是否配合,是否有逃避侦查或串供的风险。
3.法律程序的进展:案件的法律程序进展到一定阶段,相关证据和材料已经收集完毕,可以考虑取保候审。
4.健康状况或其他特殊情况:如嫌疑人健康状况恶化等。
综上所述,实际批准取保候审的时间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程序的进展。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具体案件的详细情况和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