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属突然收到来自公安机关的拘留通知书,或是检察院的逮捕通知书,大多数家属的状态是惊慌失措,无助。有的家属因为看不懂法律文书而错过黄金救援期。作为专业刑事律师,我必须强调:家属绝不能忽视的两份文书,它们直接关系到亲人能否早日恢复自由。
从程序上来说,拘留通知书意味着当事人可能涉嫌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也就是刑事拘留。它意味着公安机关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认定当事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必须限制其人身自由以便侦查。
在公安侦查阶段,拘留后的黄金救援时间窗口开启,一般是3日,特殊情况可延长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还能长达30日。家属若错过这个时机,当事人可能接下来会继续拘留在看守所,证据收集走向对其不利。
逮捕通知书则说明检察院经过审查,认定现有证据足以支撑对犯罪嫌疑人的公诉,其羁押状态将持续至审判结束,除非出现特殊变更强制措施情形。此时,案件即将进入复杂冗长的司法审判流程。
收到任一书面文书的那一刻,37天黄金救援期就开始倒计时,这是取保候审成功率最高的阶段,错过这个时间,案件将正式进入逮捕后的漫长程序。
法律文书上藏着关键信息,文书上会写明涉嫌罪名、羁押地点、办案机关。我曾遇到家属收到通知书后,因看不懂"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具体含义,误以为只是配合调查,结果延误了辩护时机。实际上,这个罪名刑期最高可达七年。
我在和家属交流中发现,经常有家属会陷入错误误区,"等几天看看"、盲目信任"关系"、忽视文书细节,这些错误本不应该发生。家属在收到法律文书后,就应该立即核对文书真实性,记录羁押地点和涉嫌罪名,委托律师首次会见。
把握37天黄金期,在批捕前,律师可通过提交无社会危险性证据、促成退赃退赔、梳理案情矛盾点等方式争取不批捕。即使收到逮捕通知书,还可通过羁押必要性审查、认罪认罚从宽等程序争取变更强制措施。但难度会大幅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强调要尽早行动。